
前言

潜水了一年多了,我也该浮上来了,不知怎么了最近沉迷少女前线这种风格的皮肤所以就开了404小队这个坑
2333333
2333333
2333333
无渲染图


UMP45
美国陆军特种部队大多使用.45ACP的手枪(春田M45等M1911的现代化型号)而非9mm帕弹口径的手枪作为自卫武器,打倒.45邪教!而HK公司专为美国特种部队开发的MK23 SOCOM则主要是作为战斗武器而不是自卫武器,但美国特种部队所采用的冲锋枪却仍然是9mm口径的MP5,所以在使用消声器时为达到效果常常需要用亚音速弹,但9mm亚音速弹的战斗性能不佳,而45ACP弹大多本身就是亚音速的;而且由于手枪和冲锋枪所用子弹不同,对后勤供应也造成不便,因此在执行特种作战任务时,希望冲锋枪也能改用.45ACP弹(虽然在进入21世纪之后特种部队基本上不再使用冲锋枪而是短突击步枪)。但不仅在HK公司的冲锋枪中没有.45ACP口径的,在现役的冲锋枪中也根本没有适合拯救人质这一类的特种作战用的.45ACP口径型号。在这种背景下,HK公司开发了全新的“.45口径通用冲锋枪(Universal Machine Pistol——UMP45)”,并于1998年底交付试验。和G36一样,UMP45标志着HK公司在武器设计理念上的转变。UMP45的研制应用了G36的一些设计,不仅外形相似,而且操作规程也相同。UMP45的结构简单,并大量采用非金属材料,从而减轻了重量,降低了价格(MP5的一半左右),但就保持了HK传统的优良性能和质量。UMP45的自动方式不再是MP5传统的半自由枪机式,而是采用自由式枪机,为了保证射击精度采用闭膛待击。另外,为便于连发时操枪和减小射弹散布,还安装了射速减速器,把射速限制在580发/min,在发射高压弹(+P弹)时,射速会提高到700发/min。 塑料制的直形弹匣容量为25发,比MP5少,这是因为.45ACP弹的直径比9mm弹大得多。另外还有设计有一种10发的短弹匣。枪管前端有一个凸爪,凸爪的设计与MP5不一样,但作用是一样的,是为了安装消声器或消焰器。枪托向右折叠后,抛出的弹壳从枪托中的孔中抛出,与G36相似。 |

HK416的诞生源自美国特种部队对M4的不满。使用传统直接导气结构的M4在恶劣环境、缺乏保养以及过多全自动开火的情况下经常出现问题,同时加装了消音器的M4在开火时会有大量刺鼻的火药燃气向后溢出,喷射手一脸。因此三角洲部队(美国陆军SFOD-D)内部负责武器研究及开发的士官长Larry Vickers向HK公司提出了改进M4的意见,促成了HK416(当时还叫HK M4)的诞生。 HK416采用HK G36的短行程活塞传动式系统,比AR-10、M16及M4等AR结构步枪的直接导气式更为可靠,因为射击时火药燃烧所产生的灼热气体不会传去枪机内,令枪机不会因受热膨胀而影响运作,又不会将不完全燃烧的火药残渣传回去枪机内导致枪机被弄污。冷锻碳钢镀铬枪管以增长枪管寿命(一根枪管能承受约20,000发子弹射击)和增加命中率。 HK416的机匣顶端及护木设有共5条战术导轨以安装附件,采用自由浮动式护木。枪托底部设有降低后座力的缓冲塑料垫,机匣内有泵动活塞缓冲装置,有效减少后座力和污垢对枪机运动的影响,从而提高武器的可靠性,另外亦设有备用的新型金属照门。 虽然HK416是M4的衍生版本,但是416相对于M4来说要可靠的多:2007年7月美国陆军的测试场试射中,HK416卡弹233次,赢过M4卡宾枪的882次卡弹,但逊于XM8的127次,而第二名的FN SCAR-L突击步枪则是卡弹226次。 而海军陆战队在测试时,发现HK416就算枪身进了水和沙子,也可以正常射击。而M4枪身则不能进水进沙,因为进了水,直接导气的结构导致射击时导气管会爆开,进了沙子会故障或卡弹,如果陆战队士兵带着M4卡宾枪,进行抢滩登陆时枪身进了水和沙子,会让陆战队士兵丧失战斗能力。亦因为这样,士兵们都不需要频密地为枪支进行清洁和维护工作。 但是HK416有个缺点,就是不能完全兼容所有的M16弹匣(包括一些性能优异的民间产品)。因为HK416的弹匣井倾斜角度比较浅,一些弹匣外形弧度太大的弹匣虽然能通用于M4和M16,却不能装到HK416上使用,不过在HK416A上改进了这个缺点。 HK416的几个衍生型号: ①:HK416D。D系列是HK416最初的产品,有10.4英寸、14.5英寸、16英寸和20英寸四种枪管长度的版本,分别称为D10RS、D14.5RS、D16RS和D20RS。16和20英寸枪管版本的416销量平平,而10英寸枪管的HK416D则受到各特种部队和执法人员的热烈欢迎,也是目前曝光率最高的HK416型号。立绘中的HK416也是D10RS型号。目前在特种部队中服役的HK416仍然多为D型。 ②:HK416C。于2009年公布,这是应英国皇家空勤团(SAS)的要求所研制,这是HK416所有型号中最短的,不仅仅是枪管短(226mm,9英寸),并且还设计了一款超紧凑型的枪托,缩起枪托后,比传统的M4伸缩枪托要短得多(几乎能达到MP5的长度),虽然是应SAS的要求所研制,但SAS目前仍采用10英寸枪管的L119A2(加拿大迪马科C8系列的AR-15步枪),而HK416C则被包括英国警察在内的一些执法人员使用。 ③:HK416A。于2012年公布,A5型号用于参加美国陆军的新型卡宾枪竞争,该计划打算采用一种新的卡宾枪取代现装备的M4 MWS,HK416A型加装了枪机保险以防止撞击走火这个枪机险的设计是从UMP那里借来的,将导气箍改为可调式,改变了扳机护圈的形状,另外在护木、手枪握把和枪托等多个细节方面都有所改进,且将弹匣释放钮、枪击释放钮都做成了左右对称以方便左撇子射手。不过美军并没有采用,但德国政府却少量采购了一批,并命名为“G38”,曾经参与416开发的美国陆军SFOD-D也获赠了一批A型进行测试。法军日前采购了一批改进型的HK416A,命名为HK416F,预计采购超过9万只(4万5千只14.5英寸枪管,4万5千只11英寸枪管)以替代现役的FAMAS。 ④:HK IAR/M27 IAR。IAR,全称为“Infantry Automatic Rifle”,翻译过来就是“步兵自动步枪”,由于美军在二战中装备了M1918 BAR,操作M1918 BAR的士兵被称为“自动步枪手”,直到美军装备了M249,这个称呼依旧使用,所以在美军中“自动步枪手”就是机枪手。IAR更适合高机动性的现代战争,相比之下M249这个大家伙却很容易暴露目标,交火的时候谁抱着M249,就会成为敌人优先招呼。而IAR外形和常规步枪相似,到时候就难以区分,提高存活率,更高效的打击敌军火力,提供更稳妥的班级火力支援。参与竞标的有FN、柯尔特、HK等公司,HK的IAR方案则是基于HK416改进----换装更长更重的枪管,并使用了较长的护木,最后HK的方案中标,并被美军命名为“M27 IAR”进入部队服役。最开始M27并不受美军欢迎,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美军开始喜欢上它。M27很轻,对于长时间徒步行动的士兵是个福音,有些M27的射手说该枪能精确地对800米目标进行射击,而且敌人分辨不出谁是机枪手,转移阵地也很容易;M27通常对远距离的目标进行精确射击,而200米内的目标进行火力压制,所以有些M27射手干脆是转职为DMR射手。另外该枪还有维护更简单的优点,目前海军陆战队正试图争取更多的预算,把IAR发展为一种兼任轻机枪和DMR步枪的多用途武器。不过M27相对M249而言火力持续性较低,但美军并没有完全用M27替换全部的M249的打算,而是在陆战队步兵班中的3挺M249中,将其中1挺M249换成2支IAR,所以装备IAR并不会使陆战队步兵班的火力有所降低。(根据最新消息,USMC欲将装备的M4/M16全部替换成M27,也就是说IAR计划差不多是陆战队为了换新步枪而搞的挂羊头卖狗肉大计,成功骗到国会的钱) ④:民用型HK416的MR223,也可称为“MR556”。于2008年3月14号在德国纽伦堡举办的国际武器展上亮相,不过早在2007年10月就已经公布了图片,相比HK416换装了更重的竞赛枪管而导致重心更加前倾。上市时分为欧洲版和北美版,欧洲版的机匣后固定销向前移动了6mm以防止私自换装可以全自动发射的下机匣,北美版则是标准的位置,不过依照法律是不可能有全自动的MR223/HK416下机匣出售的。值得一提的是,洛杉矶警察LAPD跟纽约警察NYPD的SWAT小队使用的步枪正是MR223而非HK416,安装的是HK专门定制的MR223全自动下机匣。 |
G11
1970年,西德国防部列出了一个标准作为这种革命性的步兵战斗武器的设计要求,这个设计要求是希望能成倍地提高西德士兵的个人战斗能力。这个标准如下: 武器的最大长度:小于750mm 包括100发弹药在内的最大重量:小于4.5kg 武器的装弹数:50发左右 高命中率的3发点射 不校正瞄具的有效平射距离:300m 对设计者而言最大的难题是在实战中提高命中率,因为战斗中的心理压力常常会降低射击水准。另外,经统计发现,3发点射时命中目标的数量比全自动发射时还要少。因为第一发弹的命中率是最高的,而发射第一发弹时的后坐力会影响到随后射出的子弹,而3发点射是每扣动一下扳机就自动发射出3发弹头。经研究只有将射速提高到2,000RPM以上,才能提高3发点射时的命中率。这种设计的理论依然正是美国的“齐射”研究。总之,为了达到高射速点射的目的,HK公司采用了一种圆柱形转膛式枪机的设计来提高射速。 最初,无壳弹武器系统的开发项目只有两个公司参与,其中黑克勒-科赫公司负责武器部分的设计,而诺贝尔火炸药公司则负责设计无壳弹部分。这两个公司并称为GHGS(德语:Gesellschaft für Hülsenlose Gewehrsysteme,即:无壳弹步枪系统联合企业)。后来德国的光学仪器制造公司Hensoldt/Wetzlar又加入了GHGS集团,负责开发/制造武器系统的1倍光学瞄准镜。在1971年,黑克勒-科赫先后研制出第1型和第2型的原理验证机,在1971年底通过技术鉴定后,认为无壳弹武器系统是可行的。在1973年,北约也对无壳弹武器系统感兴趣,希望黑克勒-科赫能够在1977年4月交付武器,并在当年的北约一级的军事演习中进行试验。于是黑克勒-科赫加紧无壳弹步枪的研究工作。 1974年夏天,黑克勒-科赫研制出第1型原型枪。该枪已经具有G11的许多鲜明特征,G11的基本结构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已经确定下来,包括平行放置于枪管上方的弹匣,弹匣内的枪弹弹头向下并垂直于枪管轴线,无托结构(弹膛/枪机位于枪托内),兼有提把功能的光学瞄具,又比如高达1,800发/分的高射速三发点射和低至400发/分的全自动射击。西德国防部也对无壳弹原型枪很乐观,与黑克勒-科赫签订合同规定在1977年秋完成全部研究工作。 从1974年至1977年,黑克勒-科赫先后研制了1号至5号共五种原型枪,但试验结果显示此时的无壳弹武器系统还不能成熟到可以装备部队。所以在1977年黑克勒-科赫公司并未能设计定型并交付部队。除了武器本身的技术还需要完成外,在与HK33进行比较试验中也发现4.3mm口径无壳弹易受风力影响,其精度表现远不如5.56mm。有经验的射手在300米距离上试射,散布圆直径居然有1.8米。所以1977年黑克勒-科赫在5号原型枪上同时试验了原有的4.3mm和新研制的4.7mm两种无壳弹后,便决定从6号原型枪开始改为4.7mm口径。 经过多年的努力,黑克勒-科赫的无壳弹步枪系统日趋成熟。从1981年至1982年间研制的14号原型枪已经达到可以交付部队进行野战试验的程度。1986年,14号原型枪被西德军队正式定型为G11(后被称为G11K1)。G11步枪在1987年3月开始试产。G11采用独特的转膛式枪机,有单发、高速3发点和低速全自动的射击模式。步枪上没有机械瞄具,最初的型号有一个固定的1倍光学瞄准镜,后来改为可拆卸的瞄准镜。早期原型上的聚合物弹匣容量为50发,而后期型号减少到45发,并且在弹匣供弹插槽两侧各有一个后备弹匣插槽,可在枪上同时携带3个弹匣。后期型号的枪口下方还增加了刺刀座,还可以加装两脚架。 经过这一系列改进后的型号在1988年被命名为G11K2,并开始提交部队试验。在1989年进行的测试中认为G11K2比G3可提高50%的命中率。 1990年3月23日,在G11K2完成一系列试验后,当时的联邦防卫技术与采购署确定:无壳弹步枪在技术上已经达到装备水平。4月4日,德国陆军部宣布,G11K2已经达到部队使用要求,随后发给黑克勒-科赫一份价值6,000万马克的订单。据称在当年已经向部队交付了1,000支G11K2。 但就在这一年,柏林墙倒塌,东部地区急需资金建设,加上苏联解体,华约解散,威胁减小,换装新型枪已不再是迫切需要了。结果在1990年10月中旬,德国作出决定,在立法会议上不再讨论G11的装备问题。就这样,G11的生产、采购与装备计划被取消。 虽然G11的装备计划被取消,但黑克勒-科赫仍对并尝试向其他国家出口G11,不过这些努力都失败了。有传闻说只有德国国防军的特种部队及美军特种部队极少量地装备了G11K2,但并没有证据。 |

UMP9
HK UMP(德文:Universale Maschinenpistole,英文:Universal Machine Pistol,意为“通用冲锋枪”)是由黑克勒-科赫(Heckler & Koch)于1998年所开发完成的一款冲锋枪。 其中的UMP 9口径为9×19毫米,由于性能优异,后座力小,易于分解,现由多个特种部队及特警队采用。由于.45口径的高制止力,美国的特种部队开始换装.45口径的手枪,以取代制止力不足的9毫米手枪。不过,特种部队的主要武器仍然是采用9毫米口径的MP5冲锋枪,使用MP5对付较为难缠的敌人时,常常无法进行有效的压制,而且与手枪使用的.45 ACP弹药不同,增加了弹药后勤补给上的不便,于是他们希望能改用.45口径的冲锋枪作为制式武器,不过当时市面上并没有适合特种作战的45口径冲锋枪。 于是,HK公司开发了一款全新的,采用.45口径的冲锋枪—Universal Machine Pistol,简称为UMP,并将UMP于1998年送交试验,在一连串的试验之后,证明了UMP性能优秀,完全符合特种作战的要求。 |

file:///D:/MCSKIN~1.4/新建文~2/Skins/Armory/未标题~2.JPG
Armory



因为这两款皮肤原型只有图片和手办所以只能介绍手办
朝户未世

file:///D:/MCSKIN~1.4/新建文~2/Skins/Armory/未标题~2.JPG
figma
404小队.rar
(417.54 KB, 下载次数: 1981)
Armory.rar
(6.57 KB, 下载次数: 323)
FIGMA是由Max Factory企划及开发,GOOD SMILE COMPANY发售的可动式人物模型系列…… FIGMA是合成词,由figure+marionette(法语,指可操控的人形木偶)混合得来,本系列的设计和开发主要由MAX渡辺和浅井真纪负责,而原型设计则更集思广益,目前素体设计已升级为2.0,未来将不断发展,极具潜力的可动系列。
椎名六花

下载地址

2018-2-11 23:45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2018-2-11 23:46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